年轻人为什么爱敦煌?
新华社记者于文静、王博今年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给记者讲了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——2019年2月,敦煌研究院举办了一次面向孩子的研学体验活动。
其中,有来自北京的姐弟俩。
活动结束时,敦煌文化给两个孩子留下深刻印象,姐弟俩把积攒的零花钱捐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。
后来,孩子的母亲再次来到敦煌,也要为文化保护事业尽一份力。 近年来,古老的敦煌人气越来越旺。
西北戈壁的大漠风光,具有历史穿越的沧桑感……莫高窟让人内心安静,更加能够欣赏石窟艺术、精彩的壁画和神话故事。
这里成为很多年轻人的“第一打卡地”,不仅节假日要去,而且因为冬季可以参观的洞窟更多,冒着严寒也要去。
每年还有美术、考古、科研等领域年轻人写信表示想到敦煌看看,甚至想要放弃城市生活,到大漠工作。
千年敦煌,为何在年轻人眼里如此有魅力?在苏伯民看来,在大漠深处有一处世界现存规模最大、延续时间最长、内容最丰富、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,有一群兢兢业业的文物保护者和文化传承人感染着观众,而数字参观体验方式、研学活动、文创产品等也让古老敦煌焕发生机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深沉持久的力量。 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提高社会文明程度,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,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。
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,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。 苏伯民带来了成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。 他希望能通过搭建平台,汇集更多优质团队和科技资源,推动文物保护合作和文化交流。 敦煌是一面窗口。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在思想、哲学、艺术、科技等方面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。 让年轻人能够关注文化遗产,走进博物馆,参加文化项目,在了解历史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,将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带来启迪。
(责任编辑:admin)